巾帼不让须眉,35岁的她逆火而行
时间:2022.08.26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 2427
背着装有50斤水的喷雾器,扛着铁锹铲子,提着灭火器,头戴照明灯,35岁的马晓勤和其他男同胞一样,在高温的夜色中,翻越一座座刚刚灭了火的山林,仔细查看每一处过火的地方。
马晓勤就是重庆巴南山火中,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名。
马晓勤已经有接近10天没有回沙坪坝的家了,3岁的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着,她本人,则是巴南区龙湖嘉天下项目负责人,是一位在龙湖工作了五年的员工。
8月21日下午5时左右,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新玉村所辖山林发生火灾。
经市、区两级救援力量86个小时全力扑救,截至8月25日7时,巴南火场南线明火已扑灭,北线已保持无明火状态14小时以上。
至此,巴南火场全面转入清理看守。
8月22日,得知巴南发生山火后,许多市民自发当志愿者,凌晨开始捐献物资并转运,马晓勤也是其中一位。
“当时想上山看看现场,看能够提供什么帮助。”马晓勤说,由于22日当天自发上山的志愿者较多,为有序支援消防官兵灭火,众多志愿者被劝说下山。
但是,大灾面前,龙湖仍然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担当和责任,他们没有放弃。
马晓勤说,8月23日,巴南区龙湖的4个项目,在事业总余春霞的牵头下,主动联系巴南住建委、物业协会等,获得支持,巴南龙湖4个项目总共抽调了19位同事,分批组织上山援救、送支援物资、巡山等,她是其中唯一的女同志。
23号白天,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,协助官兵争分夺秒地挖隔离带。
到了24日晚上,大部分火情已经开始控住了。
晚上,马晓勤和其他项目组的同事被分到了一组,工作就是通宵上山协助后勤,包括守隔离带、给消防官兵送水、送灭火工具、拉消防管,在已灭火区域巡山,扑灭零星小火等。
从晚上18点到早上10点,马晓勤和她的队友提着灭火器,扛着铲子耙子,背着装满50斤水的喷雾器,在灭过火的一个个山林间仔细巡查,所有灭过火的地方都要走一遍。
“火虽然灭了,但是夜晚的地面温度还是相当高,地上烧过了的柴灰,风一吹,弄得大家满脸满嘴都是;高温酷暑难耐、夜间巡查大山没信号,还只能靠吼。”
虽然很艰难,但马晓勤却说,责任重大,自己小组划分的区域必须守住。在那些柴灰下,树桩,树根都有再复燃的可能,他们一行人一点都不敢大意,必须仔细的检查每一处灰烬。
在走过的地方,他们就发现了三处小明火。
凌晨零点,他们走到一处山林时,发现地上的一根树根还有小火在燃烧,特别刺眼,“我们发现后,果断喷水浇灭”。
“对面山头的人,发现我们这边一棵树的树顶上还有小火星,马上通知我们,我们一个男队员立即爬到这棵树的对面树上,将树顶上的小火星灭掉。”
25日早上6点,天已经大亮了,巡完山,大家都精疲力尽了,所有人倒在隔离带的驻扎地上就睡了过去。
上午8点,当记者致电马晓勤时,接班的志愿者已经来了。毫无倦意的马晓勤正和队员们准备开总结会,把晚上发现的情况进行汇总上报。
上午10点,马晓勤所在的志愿小分队下山。
25日开始,巴南火场已经全面转入清理看守阶段,马晓勤说,接下来,估计他们还要继续巡山。
马晓勤说,连续几天来,她每天都被无数平凡人的举动感动着。
“有的消防官兵裤子、衣服都撕破了,仍然在坚守。看到消防官兵门日日夜夜守护森林的决心,看到他们哪怕疲惫、受伤,都忘我的那种精神,确实让我感动、心疼。”
“重庆摩托车队好样的,在酷暑和山火面前,是他们一趟趟的上山下山,给消防官兵补充物资和工具。”
“还有很多市民也参与到了救援中来,他们送水、送饭,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,大家齐心协力就是要扑灭山火,真的很让人感动。”
她说,虽然很辛苦,但是他内心却是非常满足的,她很骄傲,作为一个龙湖人,能够参与到这场人定胜天的大战中来。
经历了这次事件,马晓勤说,她对“国家有难、匹夫有责;森林防火、从我做起;担当和责任永远没有性别和你我之分”有了更加切身的感受。在大灾大难面前,重庆女孩也可以巾帼不让须眉,扛起自己作为一位普通公民的责任和担当。
分享:
COMPANY
NEWS
公司新闻